
Sam 是去年來上工作坊的學員,也是“一念之轉(學員)聯誼會” 的「筆記王」。
台灣“斷捨離私塾”的發起人艾岳老師也是我的舊學員。
聯誼會成員都有機會在「課後支援」的活動時碰面。
Sam 的文章特別有條理,他的貼文我們都很喜歡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
『 生活物品斷捨離,誰知其中千萬情 』 ~徐紘宸 Sam
整理物品不只是整理物品,而是一趟與自己靈魂互動的過程。⠀⠀⠀⠀⠀
看到這裡,你會不會想:「太誇張了吧~整理物品要不就是留,要不就是丟,哪來那麼多內心戲?」⠀⠀⠀⠀⠀
起初,我也是這麼想的,直到我聽到斷捨離的方法後,決心回去試一試…竟然發現,有很多千山萬水在我內心穿越。⠀⠀⠀⠀⠀
那究竟什麼是斷捨離呢?
斷捨離來自一位日本的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倡的人生整理術,邀請我們重新檢視所有物:「最適合現在的自己」以及「讓自己感到最愉快也最常使用」。⠀⠀
「你的房間不只是你的房間,而是你心裡的空間。」⠀⠀⠀⠀⠀
這個週末,光,透進屋內。當正視自己的居家環境,將一個又一個塵封已久的東西放進待捐贈的箱子。發現灰塵底下的黯淡,是一個又一個名為捨不得但感覺未來某個時候好像會用到的幻覺。⠀⠀⠀⠀⠀
因此累積越來越多堆放到角落的雜物,就像囤積了諸多打入冷宮的怨婦,不見天日,卻堵塞了整個空間的流暢度,令人壓抑的不敢大口呼吸。⠀⠀⠀⠀⠀
我在整理房間時,有一個發現。當我狠下心來想要把東西處理掉時,心裡產生一種割除的迫切感。但這份迫切感卻失去了我跟物品之間的連結。⠀⠀⠀⠀⠀
我一驚,一停,好好看見自己。我想那些現在要被我處理的物品,在當初,也是有各自吸引我的閃閃動人,所以才被擁入房中。⠀⠀⠀⠀⠀
即使現在的我要跟物品告別,也應該要珍重再見、和平分手。想到這裡,原本急躁的心情逐漸慢了下來,在蓋起箱子前,多了一份玩味,帶著感恩品嘗觸摸物品的每個欣賞瞬間。⠀⠀⠀⠀⠀
我觸及的不再是陳舊的累贅,而是過往沉寂的回憶;我要告別的不是無用的物件,而是面臨嶄新的關係。⠀⠀⠀⠀⠀
或許,封進捐贈箱的,不再與我有緣。但期待它們再被展開時,能遇到更適合的主人。⠀⠀⠀⠀⠀
再次的閃閃動人,不在於它們的新與舊,而是在於被在意的每個過程。⠀⠀⠀⠀⠀
與物品好好道別,抬起頭,窗外已是一片默然的黑。望進虛空中,我想…⠀⠀⠀⠀⠀
是否曾在關係中,也有諸多沒有好好正視的塵封?也有諸多急切斷離的摩擦?也有期許在相離的最後,欠一份感恩的總結?⠀⠀⠀⠀⠀
無盡的黑,沒有回答我。底下安然裝在箱子的物品們,卻好像代表了一個個無聲地回覆。⠀⠀⠀⠀⠀
人生走一遭,有多少時間,多少契機相遇?斷捨離不是無情,而是在每段千萬情中,學習珍惜。⠀⠀⠀⠀⠀
今天,環視您的周遭,每個物品,每段關係…您要選擇忽視、嘆息變得無情,還是感恩、珍惜再創感情?⠀⠀⠀⠀⠀
當下斷捨離,和平告別,我們…⠀⠀⠀⠀⠀
一起開始吧!